從家庭理財觀念,看澳洲的教育和中國教育有何不同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說到金錢、財富,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是什么呢?大多數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給子女留下一筆財富,不想讓他們往后的生活受到金錢所帶來的困擾,可謂是把這句俗話詮釋得非常到位了。
但更令人記憶猶新的還是這段話:人類之間親密的關系,不應該扯上金錢。
“所有東西,一旦與金錢掛鉤,就會變得不純粹。想想,如果父母不把累積下來的財富給你,你是否會覺得他們不愛你?在你有工作能力后,過年過節,不封點紅包孝敬父母,是否有人覺得你不孝順?不懂從何時開始,金錢,成為了衡量愛的唯一標準。”
與中國傳統思想不同的是,在西方國家,他們認為,一個人到死,仍擁有許多財富,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就拿澳洲國家來說吧
不愿剝奪孩子累積財富的過程
澳洲父母認為,累積財富的過程很有趣,人生就像是一場游戲,賺錢只是為了維持生活需求。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恩愛情仇,悲歡喜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都值得去享受這從0開始的游戲。即便是自己的子女,他們也不想剝奪其累積財富,探索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權利。
澳洲的父母認為,他們對子女的責任在于,從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在求學時期,盡可能提供一切的條件讓他們變成更優秀的人,擁有日后積累財富,探索世界的資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雖說這句是中國的文言文,但澳洲人在教育子女上卻做的淋漓盡致。
澳洲人愛捐款,也是教育的一種
澳洲人特別喜歡捐款,他們認為有多余的財富就應該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留給孩子。據統計,澳洲每年有上千億美元的捐款,其中80%是個人捐贈,而他們中70%是普通人。
去年,澳洲人自愿捐款額達到了300億,81%的澳洲成年人即1490萬澳人做過慈善捐款。另外,每9個成年澳人中就有約4個人在2016年做過義工,人們做義工的總時長是9.32億小時。
當然,并不是說中國人沒有愛心,只是社會形態迫使國人不敢輕易捐款。深怕幫助的并不是有需要的人,而是養肥了一群只會動歪腦筋的騙子。
在澳洲,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想要你捐款時,都會非常坦誠。在發給你的信中,會清楚列明款項的用途,多少錢,給誰用,多少人用,怎么用。
重點是,有成效!!
你會在捐款不久后,看到有你一份力的兒童游樂場,有你印記的學校。而且,澳洲慈善基金的透明度很高,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去查賬。
但在中國,窮人家的富二代越來越多
當然,并不是說中國父母將財富都留給孩子不對。但是,近年來,中國社會上卻出現了一個“病態”。
可能是出于補償心理,可能是出于內疚,家境不好的父母,越是覺得不能虧欠了孩子,越是“富”養。于是,窮人家的孩子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好吃懶做,全靠父母養。相反,吃苦耐勞的富二代越來越多,因為父母想讓孩子享受累積財富的樂趣,才不往此生。
想深一層,這就是教育帶來的結果。富人已經轉變教育方向,讓孩子自己獨立探索世界。跌倒了,沒關系,再爬起來。要學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孩子“窮”養,培養獨立自主,堅忍不拔,能經受風雨的品質,在現在這個社會很重要。
不得不說,中西方的傳統思想確實有著很大的差異。并非要討論孰是孰非,單純的從財富分配來看,澳洲父母似乎給了孩子更多獨自去探索世界的權利,而孩子也不用背負太多來自父母期望的壓力。值得慶幸的是,部分中國父母也已經給了孩子更多的自由??偟膩碚f,教育孩子,就是要從小把他培養成一個三觀正確的人,同時也要讓他明白,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