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市民聯名上書,要求建立唐人街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眾所周知,倫敦、紐約、悉尼等眾多西方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唐人街,并且由傳統中式牌樓(或稱牌坊)作為入口標志。
那么,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什么時候也能有自己的華埠?
“中國城并不是我們爭取的主要目的,畢竟Parnell街以東的區域,在谷歌地圖上已經是唐人街了。”今年參與承辦中國新年節慶的Aimee van Wylick說,“鼓勵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互融,才是我們想要做的……都柏林華埠的概念已經有了許多年,現在我們要走出第一步,讓這一區成為正式的唐人街。”
上世紀80至90年代,Great George’s Street以南區域,華人開始多起來。餐館、中式超市,在DruryStreet越來越多。但隨著時間流動,本已初步成形的“華埠”逐漸往北移,慢慢形成了今天Capel街和Parnell街上的熱鬧華市。
在都柏林理工學院任教數學的Qi Wang,一邊逛街一邊接受了采訪。他認為Capel或者Parnell,哪一個街區被冠以都柏林華埠的名銜都沒所謂,因為“華人在區內業已存在,所以,華埠冠名其實對旅客和愛爾蘭人來說才是重要。”
位于Parnell Street East的餐廳“Lao”門前,經常有旅游巴士停下,客似云來。老板說,“每到節假日,很多中國游客到這里來,他們希望吃到正宗中國菜……如果這一區成為正式的唐人街,就會有更多的歐美客人來嘗鮮。”
對于唐人街的建立,也有反對的聲音。
非裔愛籍Punk Ojukwu在Parnell街做生意已經很多年,他認為,唐人街稱號對該區其他商鋪并不公平。
“這一條街上,除了華人店家,也有很多非裔人士的店鋪。Parnell街一旦冠名唐人街,還會有人來光顧非裔發廊、購買駁發用品嗎?要知道,我們的發廊早于華人扎根于此。”Punk認為,“名字不能改,就叫回Parnell街。而且過去兩年修路所帶來的生意損失,政府還未補償給我們……”
都柏林慈善團體Dublin Civic Trust負責人Graham Hickey就住在Parnell街附近,每日會經過“準華埠”。
Graham表示,“正因為韓國人、越南人和華僑們的店鋪,使這里朝氣勃勃。我不認為唐人街是該區合適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