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已再次開啟全球“掃貨”模式?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今年已宣布的大型收購項目,包括中國國家化學公司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公司,這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的最大一筆海外收購;此外還有今年6月,騰訊控股宣布86億美元收購芬蘭視頻游戲制造商Supercell;上周日,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宣布27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公司Genworth Financial。
中國的收購浪潮仍在不斷擴大并深化。在一次會議上,德國聯邦并購協會總經理馬德庫里格透露一則最新數據:截至到目前為止,德國累計已有約200家企業被中國并購。
“很多(德國)人對中國收購行為有一種恐懼感,他們特別害怕中國的有錢企業到了德國以后統統把德國企業買光,那個時候德國企業就真正‘空心化’了。”談到這一現象時,德國VPC戰略公關公司總經理卡普斯表示擔憂。
并購中,中國企業為什么“偏愛”德國品牌?
德國之所以成為中企熱點關注的并購標的市場,主要是因為2011年后德國經濟復蘇放緩,大批德國企業被迫申訴破產,這給了中國企業收購機會。根據商務部消息,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德國共有1805家企業申請破產。
德國《企業家》雜志主編史蒂芬·格恩茨納補充介紹稱,以往中企對德國感興趣的主要是汽車、機械制造行業,現在電子行業、注塑業等也讓中國企業非常感興趣。
中國欲將買下歐洲第一大國?
就在上周,德國當地媒體透露,德國經濟部要求保護本國高科技企業避免不希望的收購,特別是那些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國有或部分國有買家。
這并非德國第一次“跳腳”。早在今年5月,美的集團宣布有意收購德國“國寶級”機器人制造商——KUKA時,德國人民就不太高興了。該國經濟部長甚至認為,KUKA的自動化技術需要“遠離中國之手”。
但美的依舊順利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截止7月,公司已獲得KUKA 86%的股份,后者估值46億歐元(約50億美元)。目前美的要約收購庫卡方案已經順利通過歐盟反壟斷審查。
交易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美的承諾保留現有KUKA工廠和崗位直至2023年以后,這個條件遠優于其他類似并購,美的還承諾KUKA可以不向中國母公司透露客戶數據。
這個案例顯示,中國在掀起史無前例的海外收購熱潮時,也在學習如何“安撫”被收購對象。專業人士認為,新一代“精明的”交易撮合者正從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涌現。
“在過去幾年里,許多中國企業應付國際收購談判越來越得心應手,也更擅于打消利益相關者的疑慮。在許多大型中國公司中,你將和許多有留學經驗和海外工作經驗的人打交道。他們不僅了解中國方面的需求,行事也更謹慎。”
越來越嫻熟的談判能力,讓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更具吸引力。今年以來,全球(尤其歐洲)有近一半的并購出自中國企業之手。
盡管中國恐懼癥還沒有成為歷史,中國買家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不過并購專業人士認為,新一代精明能干的并購交易高手已經開始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脫穎而出。
通過數據顯示,我們發現:
實際上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標的并不是什么優質資產。目標方資產的投資收益與所承擔風險完全不成比例,以月漲跌數據為例,收購項目完成后,為了1.7%的收益率居然要冒22%的風險。這種風險收益比根本毫無邏輯可言。其他短周期指標就更不談了。
所以,從整體數據而言,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所選目標本身就很有問題,這不禁讓人懷疑,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然而各大公司在花費巨資收購海外公司以后,大量高管赴海外申領工作簽證,之后又直接“轉正”拿綠卡,個中玄妙就值得大家細細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