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70年產權到期后,中國人將何以安放對房子的執著?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于房子的執著都是鐫刻在靈魂深處的。
中國人對生活最樸素的認知和追求,都與房有關——“居無定所”這樣的詞語,被用來形容顛沛流離的生活;人們講究“居者有其屋”,但凡哪個朝代,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就是盛世,統治者都被稱頌為明君,受后世景仰。對于房子的執著,可謂古而有之。
剛需?投資?最好的選擇是房子
經過幾千年的時光流逝,這樣的執著愈發根深蒂固。房子就意味著家,有房才有家。對于剛需者來說,一套房子,是穩定生活的必需品。在婚嫁市場中,房產也成為了擇偶的“標配”,有段子調侃到:“房價都是丈母娘炒起來的”、“不買房,怎么搞定丈母娘?”。
另一方面,除了剛需品,房子也是中國人投資時最愛選擇的產品之一,房產作為一個家庭最大的固定資產,是一家人生活的最基本的底氣。對于做好功課,對未來房價走向有準確判斷的投資人來說,房子是保值增值空間巨大的資產,是他們賺得盆滿缽滿的利器。
“留給孩子最好的傳家寶是什么?”問起這個問題,十之八九的答案都是“房子”。錢,總有花光的時候,更別說還有潛在的貶值風險。房子這樣實用性高、升值空間大的資產,就成為留給孩子最好的饋贈。
就是這樣重要的房子,近年來卻讓大家“操碎了心”。
溫州20年產權房續期風波
80年代土地改革時期,為了推動土地使用權出讓,按20年到70年分檔,受讓方可以自由選擇。1990之后出臺新規,就都是居住70年、工業50年、商業40年了。
2016年,溫州某20年產權房就迎來了土地使用權到期的問題。其業主發現,他們正常買賣二手房后卻無法完成交易,并被要求續期繳納約占房價總額三分之一的費用。
事件當時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業主多方奔走,最終處理方案塵埃落定——采用“兩不一正常”的過渡辦法:自動續期、不收費、正常交易。
“過渡辦法”幾個大字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件之后,“產權到期后怎么辦”的問題在全國業主心頭扎了根。
70年產權到期怎么辦?
1990年后的居住房產產權都是70年,這個70年的計算,并非從房子拿到你的手上開始計算,而是從開發商從土地管理部門獲得土地批租權后開始計算。商品住宅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在1-3年,再算上裝修、敞放的時間,房產產權的“實際壽命”都有明顯的“縮水”,業主真正使用的時間也就六十年出頭。也就是說,房產傳到下一代時,就即將面臨產權到期的問題。
產權到期怎么辦,最近網上出現了幾種說法:
1.繳納下一周期的土地出讓金;
2.短周期內免費續期,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該付還是要付;
3.到期后按年繳納租金,可能與房地產稅相結合。
參考今年8月27日最新的民法草案原則性規定,第三種可能性最大。
翻譯一下,你買的五證齊全,擁有70年產權的住宅到期可自動續期,但續期得交錢!交錢!!交錢!!!從某種意義上講,你買房的錢相當于付了不到70年的租金,到期后,家人還想再住,就得再交租金。
樓市調控政策頻出
在當前限購政策頻出、搖號買房成普遍現象的狀態下,光是想獲得國內買房資格就很難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提出,2019年6月底前,所有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將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這無疑是在向我們傳達一個消息——房產稅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由于能夠增加住房持有者的成本,房產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毫無忌憚的炒房者,降低住房空置率,與此同時,也抑制了住房投資性需求。
留給投資者的時間,不多了。
海外置業或成投資者新出路
國內樓市投資環境前景不明朗,許多有遠見的投資者紛紛將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
十幾年前,能夠購買海外房產的人非富即貴,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新中產階級正開始投身海外資產配置的大潮中。選擇投資海外房產的優勢不言而喻,一方面海外房地產市場受政策的影響比較小,漲價都是按照市場的規律,反映出的是一種供需關系,是較為穩健的投資形式;另一方面,選擇海外房產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抉擇,既能夠為子女提供國際化的教育,又能滿足對居住飲食、醫療養老等諸多方面的深層次需求。
如今的中國投資者們更具有全球眼光,更傾向于選擇穩健的投資方式。通過海外置業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豐富資產配置形式,以達到對沖投資風險的目的。
諸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等歐洲國家均推出了購房移民政策。以希臘為例,就在半個月前,希臘才剛剛宣布正式退出歐洲救助計劃,房價處于歷史低位,再加上“一帶一路”倡議的“加持”,希臘房產的投資前景十分可觀。
25萬歐元換算成人民幣不足200萬,在北上廣很難買到什么像樣的房產,在希臘,卻可坐擁一套永久產權的精裝公寓。滿足海外置業需求的同時,更可讓家人獲取希臘綠卡,輕松擁有歐洲身份。